不能种化肥吗?
尿素等高浓度化肥不适合施肥;
吸湿性强的化肥(如用硝酸推)不能制肥;
高挥发性化肥(如碳牡丹)不能种植、制肥;
含氯化肥(氯化钾、氯化剂等)不能制肥;
高浓度复合肥也不能施肥。
栽培费的几种使用方法:
用液体微肥混合种子,浸泡种子; 在水稻磷肥上生根都属于种肥范畴。
注意:用量过多容易烧苗
十、四种施肥理论要深刻理解
没有理论指导的施肥实践是盲目施肥,必须防止
盲目施肥首先要从思想上承认施肥理论对施肥实践的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盲目施肥的问题。其次要真正吃透这些理论的实质,解决施肥的实际问题。具体来说:⑴、养分归还学说
·目的:恢复地力和提高单产
·投肥的必要性:作物每次收获是用土壤养分换来的,肉、蛋、奶是间接用土壤养分换来的。
·归还从物质循环角度来看,应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正确方向:主要要靠化肥的合理投入,也要积极利用一切有机肥源。
·两个极端:不归还养分的“卫生田”;超额归还的“卫星田”
·要求:合理投肥,均衡增产。
⑵、最小养分律
·概念:.最小养分是土壤中相对作物而言含量最少的养分,它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要求:施肥要有针对性,才能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最小养分以外的其它养分,只能增加生产成本,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生 产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大量营养元素可能最先成为最小养分。
·特定条件下,微量营养元素也可能成为最小养分。
·旧的最小养分解决了,还会产生新的最小养分,这就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⑶、报酬递减律
·概念:报酬递减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养鸡有饲料报酬递减问题,施肥也有报酬递减问题。
·要点:①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②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即报酬)却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递减。
在作物增产过程中肥料报酬有三种情况:
·在最高产量前,肥料报酬是递减,但仍为正值;
·在最高产量之时,肥料报酬为零;
·在最高产量之后,肥料报酬出现负值。
·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是施肥的上限,即最大施肥量。
这一理论的启示:
·施肥要有限度,即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
·在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报酬递减必然在起作用。
·报酬递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一认这一规律,必然进入”施肥越多越增产”的误区,导致盲目施肥。
⑷、因子综合作用律
·特点各个增产措施相互配合,不仅有单独因子的效应而且还有因子配合的交互效应。
·说明:1 +1 >2(大于2的部分即交互效应)
·作用:在不增加施肥量的前提下,使有限肥料发挥最大效益。
综述得:
⑴.学习养分归还学说提高农民的投肥自觉性。
⑵.学习最小养分律解决施肥要有针对性。
⑶.学习报酬通减律目的在于掌握施肥应有“度”。
⑷.学习因子综合作用律可使有限的肥料发挥最大的增产效益。
11、五项施肥指标要全面评价
评价施肥合理与否,不能只看产量,“一俊遮百丑”,而要从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和改土等方面全面评价。不仅要重视短期的利益怎么样增产,而且要重视长远的效果,使土地越种越肥。要科学施肥保护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土壤的增产潜力。
产量指标
·在原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就算合理施肥。
·产量指标只有相对意义,不能以绝对产量论高低。
·在原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就算合理施肥。
·产量指标只有相对意义,不能以绝对产量论高低。
·“高产”是5项施肥指标之一,不能一俊遮百“丑”
质量指标
·质量好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重要。
·瓜果甜度下降,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棉花纤维强度不够;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等都是质量不好的表现。
经济指标
·经济效益高是合理施肥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效是以合理施肥提高作物单产为前提的。
·企图减少化肥投入来增加经济效益的做法是消极的。
生态指标
·生态指标是指合理施肥与环境的关系。
·过量施肥(特别是氮肥)才会造成环境污染。
·过量施氮引起氨挥发对大气会造成污染;地下水硝酸盐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农田,极易造成重金属污染。
文章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网址: http://www.zgsdkx.cn/zonghexinwen/2022/1213/1292.html
中国水稻科学投稿 | 中国水稻科学编辑部| 中国水稻科学版面费 | 中国水稻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水稻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水稻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