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农作物论文_不同季节生态型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5-12 09:3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水稻茎蘖动态和株高 1.3.2 干物质生产特性 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水稻茎蘖动态和株高

    1.3.2 干物质生产特性

    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茎蘖动态和农艺性状的变化

2.2 水稻产量和构成因素

2.3 水稻主要生育期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

3 讨论

3.1 不同季节生态型水稻对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

3.2 不同季节生态型水稻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 不同季节生态型水稻对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4 结论

文章摘要:为阐明不同季节生态型水稻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研究早稻、中稻、晚稻和再生稻的分蘖动态、株高等农艺性状指标、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种植水稻分蘖数表现为中稻>再生稻头季>早稻>晚稻,株高以中稻最高,再生稻再生季最低。不同季节种植水稻的产量以中稻和再生稻头季高于其他季节种植水稻,水稻的结实率、每穗粒数与水稻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各个生育时期干物质总积累量均表现为中稻>再生稻头季>晚稻,水稻茎鞘、叶片干物质积累从分蘖期到成熟期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干物质质量从抽穗期到成熟期明显增加。成熟期总的干物质积累量与水稻产量极显著相关。中稻和再生稻头季种植提高了水稻的农艺性状指标,合理协调了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和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水稻产量。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2.05.014

论文分类号:S511

文章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网址: http://www.zgsdkx.cn/qikandaodu/2022/0512/1231.html

上一篇:生物学论文_土壤微生物对水稻根系形态活力影响
下一篇:农作物论文_减氮增密提高寒地水稻产量与氮素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