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2018年至2022年间在北京、三亚、杭州的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发现,在主栽水稻品种“秀水134”中过表达该基因,可使抽穗期至少提前2天,产量显著提升。《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3日 04 版)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蒋建科)记者22日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文彬研究员团队在水稻中研究发现了水稻高产基因OsDREB1C。
据介绍,基因OsDREB1C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可使水稻提前抽穗,打破了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高产不早熟、早熟不高产”矛盾。
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该研究历时7年完成。
该研究工作为培育更加高产、高效、早熟的作物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为作物增产和减少氮肥施用、实现“绿色高效”提供了解决方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章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网址: http://www.zgsdkx.cn/zonghexinwen/2022/0728/1262.html
上一篇:我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关键基因
下一篇:如何提升水稻抗病能力?科学家发现新机制
中国水稻科学投稿 | 中国水稻科学编辑部| 中国水稻科学版面费 | 中国水稻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水稻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水稻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